搊,普通话读chōu,今天,这个字在书面语中已经不怎么使用了,但它是一个极其常用的口语词,从古至今,千百年来,一直活跃各地方言中。
“玉茭杆杆被风刮倒了,咱们去搊起来。”
“看你的裤快掉下来了,赶紧搊起来。”
“他一抬手,就把桌子搊倒了。”
“关键时候,是你搊了我一把,我永远不会忘记。”
搊,读如chōu
那么,”搊”字最初的读音和字义是什么呢?它又是如何进入到方言口语中,广为人们传播使用呢?
搊,在古代怎么读
搊,形声字,从手,芻声。芻,即刍,读chú,本义是割草、拔草,也指喂养牲畜的草。
也就是说,”搊”这个字,最初的读音为chú。
大概到了宋朝,”搊”这个字的读音就变为chōu,跟今音差不多了。
这一点是有依据的。
《康熙字典》中的“搊”字
据《康熙字典》,搊,在唐代官修韵书《唐韵》中,读音标注为”楚鸠切”,宋代《集韵》、元代《韵会》均标注为”初尤切”。
“楚鸠切” “初尤切”是什么意思呢?
中国古代没有拼音,为了帮助人们识字,古人发明了很多注音方法,其中有一项就叫”反切法”。简单来说,就是把两个容易识别、极为常见的字,合在一起,第一个字取其声母,第二个字取其韵母和声调,然后二者相切,这个生字的读音就拼出来了。
古代书籍
比如《唐韵》中的”楚鳩切”,楚的声母为ch,鸠的iu,声调为平声,两者相切,读音为chú。
宋代《集韵》、元代《韵会》中的”初尤切”,”初”的声母为ch,”尤”的韵母为ou,声调为平声,二者相切,读音为chōu。
明朝《正韵》说得就更清楚了:”搊,楚蒐切,并音篘”。篘,读chōu,一种竹制的滤酒的器具。
搊,最初是什么意思
说完读音,再说字义。
搊,不见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明这是一个较晚出现的汉字。
搊,最早见诸文献的是《隋书·音乐志》,书中记载西凉乐的乐队使用了弹筝、搊筝。
此外,《隋书·音乐中》也有搊筝的记载:”高祖既受命,定令:……歌、琴、瑟、萧、筑、筝、搊筝、卧箜篌、小琵琶, 四面各十人,在编磐下……”
古筝
这是描写建唐之初,高祖制订的雅乐宫悬之设置,在这里,筝和搊筝是并列的两样乐器。
唐朝杜佑《通典·乐六》也有类似的记载:”乐用钟一架、磬一架、弹筝一、搊筝一。”
搊,就是用手指拨弄筝或琵琶等弦索乐器,这是”搊”最初的字义。
《唐書·礼乐志》:”五弦如琵琶而小,旧以木拨弹,乐工裴神符初以手弹,后人习为搊琵琶” “西凉伎高丽伎有搊箏”。
敦煌莫高窟笔画
这段话的大意是,琵琶或者古筝这种乐器,一般是用拨子弹奏。后来有一个叫裴神符的乐工开始用手指尖弹,后人也就跟着学,这就是搊琵琶。
指尖拨弦,音色相对于用拨子弹奏较柔和。隋唐十部乐中,西凉乐和高丽乐经常用到搊箏、搊琵琶。
由此,衍生出”搊弹家” “搊弹词”等词汇。
唐朝崔令钦《教坊记》:”平人女以容色选入内者,教习琵琶、三弦、箜篌、筝等者,谓之搊弹家。”
这里的”搊弹家”,是指弹奏弦索乐器的女乐人。
弹琵琶的女子
搊,在古书中还有另外一个意思。
明朝《天工开物》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山羊毳绒亦分两等:一曰搊绒,用梳栉搊下,打线织帛。”
这里的”搊”,就是用梳栉,即竹篦梳下绒毛。很明显,这个”搊”跟弹筝弹琵琶毫不搭界,应属”同音替代词”。
搊,经常作同音替代字用
搊字,在隋唐之前的文献中并不多见,宋元俗文学大量兴起之后,”搊”字的用例在杂剧、话本和章回小说,特别是”搊弹词”这种说唱艺术中,渐渐多了起来。
清明上河图
搊弹词,即诸宫调,宋、金、元说唱艺术的一种。一个人抱着琵琶,边弹边唱,有白有曲,内容多是以联章韵语编成的长篇故事,如《董解元西厢记》又称《西厢搊弹词》,其卷四载:”奈何慈母性搊搜,应难欢偶。”
元乔吉 《两世姻缘》第三折亦载:”你卖弄你那搊扎,你若是指一指该万剐。”
这里的”搊搜(搊扎)”,意思是固执,顽固。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搊搜好汉每兀谁敢?”
《全元散曲·柳营曲·风月担》:”保儿心雄纠纠,撅丁脸冷搊颼,且将我这风月担儿收。”
这里的”搊搜(搊颼)”,意思是勇悍、凶恶的意思。
古代戏台
搊搜,有时候也作”.英俊,威武”讲。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武松仪表甚搊搜,阿嫂淫心不可收。”
有时候,搊搜又有”猥琐”的意思
《初刻拍案惊奇》卷七:”那裴晤到得中条山中,看见张果齿落髮白,一个搊搜老叟,有些嫌他。”
搊,本是个动词,弹琴也好,搊绒也罢,从字面意思上讲,都跟”用手”有关系,但是,搊字作”固执、凶悍、英武、猥琐”讲,这些义项都与”手的动作”毫无关联,很明显是个同音替代字。
戏剧
所谓的同音替代,是指在汉语书面语里,用一个汉字去表示另一个同音字的字义。
宋元明清时期的俗文学中,大量使用方言口语词,有些口语词往往难以写出正字,就用一个同音字来代替。
比如,元曾瑞《红绣鞋·风情》曲:”知他是你卖风,他负德,我胡搊?”这里的”胡搊”,读作huzhou,就是”胡诌”的同音替代。
搊,不完全等于”扶”
据《汉语大词典》,在今天的方言口语中,”搊”多作”扶、搀扶”讲,有时候,二者可以通用。
比如,”把油瓶搊住,不要让它倒了”,也可以说成”把油瓶扶住,不要让它倒了”。
“把爷爷搊起来,喝了这碗药”,也可以说成”把爷爷扶起来,喝了这碗药”。
不过呢,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点,方言中的”搊”,与”扶” “搀扶”义类确有相通之处,但不能完全等同。
古代书房
一般来说,持住使不倒下,可用”扶”,也可用”搊”。
把倒下、躺下者往上推举,多用”搊”。
往上推、向上提起、抬高,只能用”搊”,绝对不能用”扶”。
比如,”墙太高了,我爬不上去,你快搊我一把。”
这里的”搊”,是一种往上推的动作,只能用”搊”,不能用”扶”。
又如,”你把手搊得高一点,他就能看到你了。”
这里的”搊”,许多方言往往读zóu,高举的意思。
山西省平定县冠山书院
由于不明白”搊”有往上抬起、提起之义,有的辞书误将”搊”的意义强加分割,另立义项。
比如《汉语大词典》中,”搊”字条下,还有其他两个义项,分别为”束紧” “翻、掀”,
“你把裤搊一搊,都快耷拉到屁股上了。”
这句话中的”搊”,似为”束紧”之义,但在实际生活中,”搊裤”其实就是把裤子往上提一提,不一定非要”束紧”。
比如,”鞋后跟被别人踩掉了,赶紧搊起来。”
裤子有腰带,可以”提起束紧”,鞋后跟拿什么来”束紧”呢?
所以说,”搊”字没有”束紧”的意思,只是”提起、抬高”。
古代碑刻
“搊”字的另一个义项”翻、掀”,其实是”提上、抬高”之义的引申。
比如,”他一抬手,就把桌子搊倒了。”
如果把”搊倒”改成”搊到”,恐怕就读不出”翻、掀”的意思来了:”把这块大石头搊到墙角去。”
这两句话中的”搊”,其实都是从物品的一端或一侧用力,使它提起,进而翻倒或往前移动。(张文平)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网赚创业教程,会员可以下载全站资源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1108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