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地学知识竞赛
开赛在即
今天
小编为您准备
37条
地质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知识
为您赛前助力
一起去看看吧
1.放射性污染属于物理污染。
2. 回收废纸是可以分类回收,循环再生的垃圾。
3. 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4. 大型水电工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
5.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理泥沙。
6. 人工垃圾不属于海洋化学污染物。
7. 围岩与矿体的集合体称为矿床。
8. 有关露天矿安全评价相关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露天矿边坡危害等级的划分应考虑人员伤亡。
9. 有明显季节性交替的裂隙水为风化裂隙水。
10.用来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是矿石边界品位。
11. 页岩最有可能构成隔水层。
12. 识别活断层的最可靠的证据为最新沉积物被错断。
13. 暴雨时短暂时间内,在地表沟谷中汇聚的暂时性水流,将沟中物质侵蚀,搬运,并沉积在沟谷口的过程叫做冲刷作用。
14. 大气降雨沿坡面漫流,将坡面风化物质搬运到坡脚平缓处堆积,形成坡积层。
15. 关于地下水影响边坡稳定性,是地下水改变岩体的构造这样 叙述是错误的。
16. 识别活断层的最可靠的证据为最新沉积物被错断。
17. 决定地下水流动方向的是水头的高低 。
18. 河流的侵蚀能力与河流流速关系最大。
19. 河流两岸洪水期被淹没,平水期露出水面的部分叫做河漫 滩。
20. 河流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被称为河流地质作用。
21. 侵蚀阶地多见于地壳活动比较显著,河流侵蚀强烈的山地河谷两侧。
22. 河流地质作用产生的沉积物叫做冲积层。
23. 生物风化的主要类型是根劈作用。
24. 因强烈蒸发使地下水浓缩结晶,导致岩石裂缝被结晶力扩大,叫做盐类结晶作用。
25.冰劈作用是物理风化。
26.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所规定的固体废物管理“三化原则”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27.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是预防为主,谁污染、谁负责,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28. 崩塌发生的前兆有掉块、坠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崩塌体后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等。
29. 滑坡的发生有自然因素产生的,不少是人工因素而诱发的。
30. 大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面的沉降。
31. 在斜坡地带修建房屋时,一般选在反向斜坡的坡上、坡下。
32. 降雨是触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的首要因素。
33. 乱挖乱填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34. 按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地质灾害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级。
35. 泥石流来临时,立刻向沟谷两侧的高处跑。
36. 目前湖泊等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人类排放的大量氮和磷所造成。
37. 亚马逊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胸中有丘壑
才能自如风云榜
一起来学习备赛吧
供稿:福建省地质学会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网赚创业教程,会员可以下载全站资源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11082411